企业动态 返回>
从最后进场到多次评比第一
2011-12-28



冬日的京城寒意已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而在建设公司大兴枣园项目承包部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制模、抹灰的工人有条不紊地作业。就在11月30日,该承包部负责施工的2号楼顺利实现封顶目标。作为最后一个进场的队伍,却在两次劳动竞赛评比和城建集团的安全文明施工评比中均夺得了第一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千难万阻浑不怕 誓争第一赛时间
普通的住宅工程中干出点成绩,或许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进场最晚且施工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做到卓有成果绝非易事。
工期就是这个项目履约的重头戏,由于多方面原因,本应该在今年4月底完工的基坑直到5月底才交付给承包部。准备作业面施工时,距离甲方要求必须达到的正负零时间节点——7月31日还有两个月,如不能按时完工就会被罚款100万。
屋漏偏逢连夜雨,5月24日,施工队正式入场发现由于2号楼位于北区的最里边,材料运输要绕过其他在施单位的工程项目,普通材料进一次场,2号楼就要比别的楼多花一倍的时间,每天项目部都要与各方协商材料进场的事宜,确保施工材料不间断。
与施工现场一墙之隔就是枣园西里和枣园北里两个居民区,住户约1100户,距离工地最近的住户只有3.5米。6月初,正是打垫层的施工高峰时刻,噪音导致居民多次找到工地。为减少过程矛盾,承包部果断停工,并花费一周时间处理扰民问题,保证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
为缓解工期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承包部生产和技术人员定期召开例会,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和包工队每天晚上碰头,共同解决困难,保证问题不过夜。承包部在劳务队伍中开展了“抓安全、保质量、促进度,大干30天”的劳动竞赛,将地下室的作业面划分为3个流水段,保证各工序不间断施工,终于在7月30日达到正负零目标,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乒乓理论促生产 流动红旗不流动
完成了第一份任务后,大家还来不及喘口气,封顶的目标又摆在眼前。如何能在11月30日确保封顶?甲方也和承包部初步定下将作业面分为五个流水段。
看着定下的方案,有着十五年工作经验的生产经理孙春山考虑了塔吊、雨季施工、用电等多方面因素,觉得要确保如期封顶,就要尽可能的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如同打乒乓球理论——短、直、快一样,我建议将作业面分为6个流水段,短小的流水段让施工人员能更细致的处理段内的工作,保证了施工质量,各流水段的工序又都能紧密配合,缩短施工时间,同时短小流水段还能使每道工序每天都有工人干活。”孙春山说。
通过流水段的重新划分,项目进度得到提升。首层施工由于工人对图纸和操作的不熟练,一般需要11-13天;但小流水段使首层施工只用了8天。其中技术人员根据流水段的划分,提前计算墙体的模板数量和组合方式。为工人施工提供最直接、最便利的模板施工图。
施工时,甲方组织施工单位开展了以安全生产、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四项为内容的劳动竞赛评比。每个月检查一次,两个月综合评比一次。该承包部并为因进度紧张而没有忽视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现场道路干净整洁,材料码放规范有序,各种标识醒目齐全。
7-8月份的评比,该承包部取得综合分第一。按照劳动竞赛规则,甲方给予了5万元的奖励。9-10月份,承包部又以第一的成绩,把劳动竞赛的这面红旗留在了自己的手中。11月30日,2号楼第一流水段实现了封顶。至此,承包部又交上了第二份完美的答卷。
初生牛犊不怕虎 创新管理显成效
年仅31岁的冯鹍是第一次担任项目经理,别看年纪不大,但那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他带领承包部职工实现了封顶目标。
谈起管理经验,他说:“我这里谈不上经验,只是想着在起跑线上输了,但是要赢在终点线。”与冯鹍一样年轻的,还有承包部这个集体,领导班子成员是第一次合作,因为工期紧张,承包部所有人对管理格外重视,特别是劳务人员管理。
承包部特意将劳务队伍的办公室设在项目办公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还加大了双方的业务交流范围和沟通力度,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为了扩大项目的经营成果,承包部还主动帮助劳务队伍控制成本,减少施工队不必要的投入。
施工之余,承包部依旧重视教育工作。除每月两次的全员安全教育之外,每周都能安排一个工种的教育课程。每逢节假日,承包部给工人发放慰问品。对于特殊的回民队伍,他们还专门准备了羊肉等清真食品,让回民工人看到和体会到了承包部的关心和真情。
将劳务人员当做自有职工看待,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工作热情也在无声无息间迸发。11月30日,完成封顶的建筑对于项目来说不仅是一个工程的节点,更是承包部展现施工管理能力的一面旗帜。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