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5000多页、近30万字的补充索赔条款洽商合同书,是城建五建设集团山水文园项目部经营副经理黄吉亮7年索赔谈判经验的总结,这些索赔的先进做法及索赔资料图片被城建集团领导们称赞为“一本实实在在的教科书”,并在城建集团项目经济师培训及项目经理培训中作为成功案例教材予以推广学习。
在从事经营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黄吉亮所参与施工管理的万年花城、山水文园等工程总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都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累计上缴利税2亿多元。
山水文园项目部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开工7年多,停停建建,项目想要盈利似乎是空想。2007年3月,从工程进场时开始,受金融危机和合同条款的制约,钢筋价差和量差就存在近4850万元的潜亏风险。
尽管潜亏的天文数字让不少人都捏了一把汗,但作为主管经营的黄吉亮并没有因此被吓倒,他选择迎难而上。2007年8月,甲方要求合同备案,黄吉亮发现这是修改合同的一个有利契机。要求甲方先进行合同修改,取消开工前的霸王条款,再进行合同备案。最终经过了30多轮谈判桌上的唇枪舌战,黄吉亮对甲方更是软硬兼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甲方最终同意补回钢筋量、价差,并答应按施工图纸的实际钢筋用量计算,为企业挽回了4850万的巨额亏损。
7年多的工作中,山水文园项目曾因甲方的资金不到位被迫多次停工,最长一次连续停工达2年之久。“工程停工期间经营工作始终没有停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肖继民感慨道:“停工后黄经理的工作比平时更忙了。”
2008年末,由于甲方资金短缺,工程无法进行,项目部积极采取策略,给甲方发函件要求二期工程全面停工。而由此造成的人、机、料等停工损失以及利息索赔成为黄经理经营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们积极协调甲方进行现场材料核实,刚开始甲方只是应付心理,根本不愿意配合核实,不想进行索赔工作。”黄经理坦言,对于甲方的消极逃避心理,他及时改变索赔策略。自2008年末至2010年9月停工近2年期间,他积极以书面形式向甲方发函,对于甲方的不理睬或将函件退回的态度,他又采用快递形式将停工损失明细邮寄到甲方老板手中,为今后的索赔谈判收集有利的证据。
2010年9月,甲方准备启动山水文园1期复工工作,黄经理抓住这一机会,不放松,及时确定了向甲方索赔的策略,要求甲方先支付2年来的各项停工损失及利息费。
索赔工作就像是打仗。项目经理曹春根回忆起多年来与甲方谈判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争吵到最激烈时,黄经理多次被甲方赶了出去。”对于甲方的强硬态度和百般刁难,黄吉亮苦笑着说:“勇气和信念是支撑我的最大动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仅此次的《补充协议12》修改了13次之后双方才谈判成功,并最终成功索赔2009年至2010年的停工损失及利息费用4347.16万元,索赔一段复工前的钢筋及大模板除锈、现场清理等费用525万元。此次合同的成功签订,不仅完全改变了备案合同的不利条款,又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1-2012年间因甲方资金不到位,造成的间歇性停工损失及利息费又分别成功索赔812万元。
在2013-2014年停工损失及利息索赔工作笔记中,黄吉亮写到:“只要工程未完,资金未全部回收到位,索赔就会一直延续。”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