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参加工作32年,在基层项目从事经营管理工作28年,他主管经营过的项目大大小小近10项,所管项目没有一个亏损,全部盈利。他就是对外经贸大学项目总经济师乔顺生,人送外号“乔老爷”。
“乔老爷”,江苏高邮人士。“老爷”是同事们对他的尊称,可能因为他姓乔,又因为当年那个电影太出名的缘故。1980年入伍来到北京,那时候的乔老爷还叫小乔。1983转业后,乔老爷做过两年架子工,后来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校,1987年毕业后回到城建四公司一个项目做了预算员,从此与经营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在此期间,乔老爷干过计划员、统计员、预算员、出纳员……,后来由于工作出色,荣升为项目经营副经理。
光阴似箭。从塔院小区、新东安市场、城建大厦,到央视B标、内蒙古科技馆、南京禄口机场,再到今天的对外经贸大学留学生楼,转眼27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乔也成了“乔老爷”。期间,他先后做过经营部长、商务部长、总经济师,27年没有离开过基层项目部,一直从事的也都是经营管理工作。
说起来,他算的上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据说工地上那点事儿他都门儿清。哪些项是一定亏损的,哪些项是必须赚钱的,闭上眼睛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所以,经他算盘珠子扒拉过的近十个项目没有一个亏损。
这么一个干了一辈子经营工作,所干项目没有一个亏损的总经济师,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吧?
可是我们在“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优秀员工推荐表”中“曾获主要荣誉”一项中,看到他填写的竟然是个“无”字。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2014年3月笔者从和田援疆回京,被分配到对外经贸大学项目部,有幸与乔老爷在一个项目工作。接触的多了,才知道,这个乔老爷其实就一个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那种能够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人。他有的只是一种朴实、执着和真诚。
乔老爷偶尔闲下来的时候喜欢打打“拖拉机”。打起牌来,他常常会与对家争得面红耳赤。经营工作亦如同打牌。抓牌好坏很多时候是凭运气,好牌胜出不是本事,坏牌经营好了才是能耐。说乔老爷经营上有一套,别是吹吧?远的不说,看看最近的两个例子,想不信都难。
内蒙古一个项目,开工初期亏损5800万元,后来经过他和班子成员的二次经营,项目扭亏为盈。盈利额度在八位数以上!
对外经贸大学项目是个低价中标的项目,投标让利幅度大,基坑、人防门、结构劳务分包等亏损了1200万元,成本面临很大压力。对此,乔老爷从进场便开始了他的成本设计工作。在二次经营上,他与项目经理李鹏和班子成员一起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通过艰苦谈判,硬是把钢材、水泥的供应价、设备采购价、劳务价格分别降到集团最低水平。在年中经营盘点考核中,外经贸项目的经营效果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肯定。该工程在乔老爷和项目班子的努力下,获得了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称号。按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施建军和集团领导的话说,外经贸大学留学生楼项目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工程也能出精品”。
当我向乔老爷请教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经营管理者时,他说:“作为好的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会算,还要会谈,在遵循双赢原则的基础上能够要回钱,更重要的还要有一个爱岗敬业以企为家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是乔顺生的算盘经。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