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十六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全面升级
2015-01-21

本报讯 “外墙构造柱预留钢筋的作用是什么,谁能说说有几种做法?”这是十六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继斌在石景山创意文化产业园工程施工现场,面对公司近50名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开展现场教学的生动一幕。

这种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问答式现场教学,是十六公司开展质量升级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以开展“质量月”活动为载体,以质量安全大检查为主线,一年来,十六公司紧紧抓住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点,牢固树立质量提升企业价值和效益的理念,全面打造工程质量安全“升级版”。

升级一:“样板引路”,实现工程质量有据可依。在十六公司王府中环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鞠学申深深体会到了“样板引路”质量管理理念带来的优势。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引入“样板引路”的管理理念,将施工的分项或分部工程作为样板工程,通过“样板引路”解决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施工难点、质量标准、效果展示等等方面,从而实现一次成优,打造精品的目的。

如今,在十六公司重点工程施工现场,都会看到重点部位、重点节点的样板展示区。在设立样板展示区的同时,公司还加大对样板工程的做法与节点的验收力度,规范施工工艺流程,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从而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实物化、标准化的参考依据。

升级二:开展“质量月”活动,加强工程质量同步推进。为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十六公司2014年“质量月”活动以“管理促质量,质量促发展”为活动主题,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措施等多种方式切实开展“质量月”各项活动。公司“质量月”抓住重点工程处于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节点开展活动,使“质量月”活动成为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的有力举措。

在“质量月”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积极开展“我为质量月建言献计”活动,与技术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及时采纳质量管理建议。公司及时听取职工合理化建议,注重发现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创新,鼓励项目部开展QC小组活动,总结提炼工作中好的做法。“持续发挥‘样板引路’的质量验收机制,源头控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机制,提高每项工程质量管理对象的检查覆盖率和检查频率”等等合理化建议,为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交流平台。

升级三:开展培训交流,力促质量意识全面提升。公司注重对质量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员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合格的质检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公司加强多岗位质量管理意识宣贯,通过取证培训、质量专题培训、观摩活动、经验交流等方式,全面提升全员质量管理素质,开拓视野。

公司结合质量管理标准化规定,购置发放标准、规范等百余册,组织近380人参加培训及观摩活动。在培训活动中,邀请专家为全体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了《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文件和标准的培训,进行详细讲解。在观摩活动中,组织公司全体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参加公司王府中环工程、石景山创意文化产业园工程的现场观摩会以及同行业优质工程观摩会,互相学习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

升级四:实施跟踪检查,确保质量管理落实到位。对公司重点工程的重点施工部位开展专家论证及施工方案确定、整改方案落实已成为公司质量管理常态化的管理方式。在河北固安公路长大桥工程项目部,为解决高精度设备预埋构件施工难题,公司多次组织全国级别的专家论证,经过反复磋商,确定施工方案,同时采取试验块施工,确定后期施工方案。

在此基础上,公司技术质量系统结合公司重点工程开展“地毯式”全面质量管理摸底排查。在检查过程中,努力做到“三到位”,要求“制度落实到位”,从严管理考核,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规则制度和措施;要求“宣贯教育到位”,动员全员增强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营造全员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围绕施工质量的难点及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同时鼓励创新,提升质量技术。

结合专项质量安全大检查,公司对“大检查”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部位、工序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共提出全面详实的整改意见260余条,对于较严重的问题,限定整改时间,约定复查日期,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切实达到持续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内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过硬的工程质量,为十六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4年,十六公司5个重点工程已通过“长城杯”初评,同时,公司将对所有具备申报条件的重点工程全部申报“长城杯”评选,以评优带动工程质量有效提升。在致力于打造优质企业的进程中,十六公司将以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目标,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和企业效益升级,促进企业管理全面提升。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