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公司,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他们整天穿着一身油乎乎、脏兮兮的工作服,日复一日的在建筑工地上与大锤和钢铁打交道。他们就是二公司吊装分公司组装班。多年来,这个不被人关注,远离各种荣誉的群体,却有着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今年夏天,为了确保20多万平方米的新华物流中心工地顺利施工,吊装分公司组织了两个组装班组对工地7台新购塔吊进行组装。
接到任务后,两个组装班10多名员工每天早上5点钟出发,赶往百十公里以外的顺义工地,晚上10点钟以后顶着星星下班。白天,他们冒着40℃的高温,抡大锤、打眼、穿钢丝绳、穿锣钉、一丝不苟的进行着塔吊零件的组装。炎炎烈日下,他们汗流浃背的搬运着烫手的塔吊零部件,每个吊装人的工作服上,都被汗水“画”满了形态各异的“地图”,大伙儿自嘲为“地图衫”。夜晚乘车下班时,早已累得的精疲力竭的吊装人个个酣然入睡。到了家门口,班车司机都不忍心叫醒他们。司机心疼的说:“让他们再多睡几分钟吧。”是啊,有时为了安装一个螺钉,18斤重的大锤他们要抡上几十下,甚至是上百下。经过他们加班加点的顽强奋战,7台新塔吊终于在工地上高高的矗立起来,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了安装任务。
30多年来,二公司吊装分公司组装班,始终没有分散,他们是一个大家庭。组装班每年拆、立塔100多台,保证了公司几十个工地的正常运转。为降低成本,吊装分公司组装班,今年自愿请缨,搞起了班组承包。在承包中,个人的潜能被发挥到了最大化,从技术、干劲、团结协作等方面都焕然一新。
承包后,仅今年6月份就完成拆装塔吊任务23台次,创历史之高。过去用两三天才能拆、立一台塔吊,现如今一天就能拆、装完一台。通过承包,组装班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员工收入也有所提高,而且每月还为单位节约成本3万余元。
组装班长刘德全,是一名1983年转业的河北老兵,他练就了一身拆、装塔吊的硬功夫。不用看说明书,拿起一块铁板、一根销子、一个螺钉,他就知道要安装在塔吊的哪个部位上。他带领的组装班曾在三天之内立下两台百米高的巨塔。去外埠工地顶升、拆、立塔时,他都自觉做到能不花的钱不多花一分,尽量为企业节省开支。单位资金周转不开时,他就自己先掏腰包垫钱,有时一年垫的钱达上万元。
遇到外出安装塔吊时,刘德全经常领着大家在马路边上,凑合着吃碗面条或啃两个烧饼,口渴了,就喝口自来水。晚上,就住在工地附近的澡堂里。因为班长刘德全省吃俭用注重节约,每次完成组装任务回到单位,他都主动将剩余的现金及时交回财务,不差一分一厘。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单位节约了上万元资金。
在业余时间,班长刘德全经常把大伙拉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家中的父母子女,说说自己的梦想规划,不知不觉,拉近了队员之间的距离。班组把队员的冷暖放在心上,无论是哪一个成员遇到困难,大家都会商讨解决对策,做到在工作上身累心不累,在生活中互相体谅,相互帮助。正是这种积极团结的氛围,确保了队员们始终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辛劳的工作之中。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