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他从一名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成为城建工人,32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城建老兵的承诺:当一个好兵。
毛金强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一个穷苦家庭,作为长子的他为担起家庭责任,20岁就加入基建工程兵。在部队,他担任过班长、工长、副队长,转业到北京城建后先后从事过电气焊工、水暖工、工长、生产副经理、现为十六公司机电分公司副经理。
他经手的工程大大小小上百个,从早期的水利部办公大楼、西城公安分局、中国美术馆、到重点工程海淀区政府办公楼、北京印钞厂、清华科技楼、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到现在的长阳别墅、清河小营保障房工程,其中不乏众多各级优质工程和鲁班奖,见证着毛金强为企业默默奉献的几十年。
在十六公司机电分公司,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毛金强的身影。遥想2003年4月,非典病毒突袭京城,七天七夜,“小汤山医院”平地而起。身为机电设备安装第三分公司生产副经理的毛金强,带领水电工人奋战其中。那时,病毒肆虐,条件恶劣,几千名工人同时作业。两天下来,毛金强的嗓子早已沙哑,眼睛红肿,即使这样,他咬咬牙,依然和工人战斗在一起,只为医院能早日使用。没有休息的帐篷,累了就在露天躺一会,还要边施工边改图纸,这些毛金强都不畏惧。他带领机电工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不顾身体的劳累,以追逐生命之心,用七天七夜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小汤山非典医院的水电通风空调工作。
2012年7月21日,6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席卷北京,毛金强又响应公司号召,投入到房山援建之中。十六公司承担了房山洪寺和长沟数百套临时安置房的修建任务,他带领工人驻扎在援建第一线。夏季的灾区不是37、8度的高温就是雷雨天气,他或是用简单的草帽去遮一遮炎炎烈日,或是脚踏雨靴在一尺多深的泥泞中穿梭,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抢建第一线。在抢建中,他的脚不慎扭伤,但他从未提起伤痛,心里只想着把工作做好。
机电分公司的人不会忘记2005年央视新台址B标段大楼,一天时间,600多处接地,他调动二十台电焊机、切割机,五、六个施工队伍,同时作业,顺利完成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盘;不会忘记2013年他深入一线,用40天时间督促协调完成长阳小学水电安装工作,保证小学如期交付使用;不会忘记2014年寒冬腊月,他在清河小营17号甲方办公楼屋顶检查管道的场景;不会忘记今年清明放假他因小营验房而不顾生病依然奔波现场的身影。
时间依然在前行,回首毛金强的奋斗历程,真正诠释了什么是视工作为己任,什么是视责任为使命,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无畏艰难困苦,立足于项目本身,不图回报、用心做事,只为坚守心中那份信仰,那份责任。
这就是毛金强,一位将近花甲之年依然奔波于各个工地的长者,一位不顾严寒酷暑、不顾身体劳累依然穿梭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一位将自己毕生精力奉献给生产一线的老党员,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国梦”、“城建梦”,坚守责任与信仰的城建人,一位跨越了三十载始终坚守自己承诺的老兵。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