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血气方刚、做事果敢,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发现对工作敷衍塞责、拖泥带水的职工,上至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下至各施工队的工人,无论是谁他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且必须当即改正。他,就是城建五建设集团平谷雨硕新城项目部经理张义东。
从开始的职工极度不信任,不愿在他的手下工作,到后来大家没有怨气,对他心悦诚服,卯着劲地拼命工作,张义东用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气场”影响着、感染着、吸引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带领下,项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效益,超交利润600多万元,回收工程款近100%。
如果把现场比作战场,把项目施工比作是一场战争或者战役,那么,战略战术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着“战争”或“战役”的胜负。平谷雨硕新城项目建筑面积5.4万平米,2012年4月正式开工,计划2013年年初结构封顶。看到这个时间节点,张义东算了算,除去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冬施,黄金施工期只有5、6个月,也就注定了工程“短平快”速战速决的性质,注定了工程施工的艰苦。作为一名现场指挥员,他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在张义东决定集中兵力、集中优势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攻坚战时,由于甲方原因,资金问题成为难以逾越的沟壑,怎么办?张义东一遍遍的问自己,是把自己担任项目经理的第一个项目就地处决,还是硬着头皮走下去?必须选择后者。他给自己下了命令!材料商、劳务分包队,他一家一家苦口婆心的去说服,最终他的真诚热情打动了他们:材料商同意了先供货后按节点付款的协议,劳务分包队也同意了先垫资主体结构施工。
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兵粮”,张义东坚持把每一个细节抓实的原则,踏踏实实一路前行。他超前谋划,精心组织,从人员机械设备配置、材料保障到每道工序的施工都作出周密部署,细致安排,统筹协调,并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工作标准要求,做到了人员机械设备配合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工作责任到位。
为实现2013年初结构封顶的目标,他对节点工期目标狠抓落实,将总体目标逐项分解细化,落实到作业队、班组、每个人、每一天,每道工序上,每天检查考核,月底总结奖罚。张义东身先士卒,白天黑夜连轴转,不辞辛劳,一个月仅回一次家,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拼命干的态势,被人们称为“工作狂”。在张义东的影响下,职工干劲大增,士气大振,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结构封顶。工程质量得到了各方认可,安全文明施工成效显著,荣获了“北京市绿色施工文明工地”称号,被平谷区政府、建委树立为区样板工地,平谷区其他施工单位争相来此观摩。
“作为企业,我们干工程的目的就是盈利,说的再好,最后项目亏损了,一切都是空谈!”张义东时刻用“忠于企业,对得起职工”来警醒自己,遇到对企业不利的,向来据理力争。在装修施工中,每一项都需要甲方认价,起初甲方只给3%的配合费,张义东认真的算了一下,这样公司根本没有任何盈利空间,他坚决不同意。睿智的他站在甲方的立场,用城建品牌、城建质量、城建信誉担保,经过10多余次的谈判和沟通,最终取得了甲方的妥协让步,同意了在直接费上加15%,并按照全费取费,仅此一项就为项目部增收近300万元。
有人说,张义东这个人是“冷热”双面人。他为了工程,没有尽到“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就连他的老父亲在临终之际想看他一眼,他都没有及时赶到,没能完成老人家的心愿;但他对职工之心,永远是滚烫的,谁家里有病号,谁家里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亲自慰问。其实,职工们心里明白,张义东的“冷”是在用自己的牺牲成全企业、成全项目、成全职工的幸福。
勇争一流的“骨气”、令出必行的“霸气”、严管细抓的“杀气”,张义东用他的果敢、睿智,诠释了一个项目经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