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时的机械专业“跨界”到工民建,从一个懵懂小子到今天的项目负责人,工程总承包部通州后北营安置房二期项目常务副经理唐泽铭以敢想敢干、永争第一的精神,在首都建设中干得风生水起。
1991年7月,23岁的唐泽铭从甘肃工业大学水力机械专业毕业后来到城建集团,成为城建大家庭中的一员,走上了技术工作岗位,并先后担任项目技术员、总工、公司总工程师等职务。
2017年6月,通州后北营安置房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唐泽铭担任项目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这项工程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业主要求工期730天,体量大,工期紧。再难,也要把这个城市副中心重要的民生工程完成好,唐泽铭心中抱定这一信念,投身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后北营安置房二期工程一共有4个标段,与之同台竞技的有其他大型国企。从工程降水井、土钉墙到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唐泽铭舍小家,顾大家,带领全体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各项工作始终一路领先。率先完成全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率先完成首段主体结构出正负零、率先完成首段地下车库封顶,并在今年2月4日完成全部车库封顶及主楼出正负零,是四个标段中唯一完成业主目标的项目。春节后,施工进展更加顺利,5月份更是创出单月完成10层结构施工的记录,部分单元已经封顶,比计划节点工期提前30天以上,比其他3个标段分别快1至3个月。
在“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必须保证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创新,是解决工程难点最好的办法。”唐泽铭说。
工程底板从东到西396米,单层2.43万平方米,按照常规方法,每隔40米就要设置一个后浇带,如果这样施工是不可能实现既定目标的。唐泽铭针对这一特点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出采用“跳仓法”的施工工艺,经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最终设计方同意采用“跳仓法”的施工方案,取消了总长4359米的后浇带。这一措施,不仅省去了后浇带单独支撑体系,而且节约了工期,仅此一项技术措施节约成本80余万元。
结构施工中,唐泽铭提出采用钢拉片式铝合金模板体系,不仅整体美观性较好,混凝土墙面没有孔洞,还避免了墙体渗漏的隐患,减少了墙体斜向支撑体系。该技术获得了2018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唐泽铭抓文明施工也丝毫不手软,他以扬尘治理为突破口,硬化了场地道路、绿化了现场及办公区、安装了环场喷淋系统、雾炮机、洗轮机,购置了洒水车、设置了扬尘治理办公室、安装了与建委联网的PM2.5在线监测系统等,使现场始终保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在业主组织的4次月度安全质量综合评比中获得3次第一名,在市住建委发布的全市16个通报表扬项目中,后北营安置房二期项目是通州区唯一受到表扬的项目。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度遥遥领先于其他标段,项目已顺利通过结构“长城杯”金奖第一次验收,申报的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已通过集团和区住建委验收。
有付出就有回报,唐泽铭圆满完成工程一个又一个节点目标,为集团公司赢得了声誉,而他也以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登上了集团公司七一表彰大会。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