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长大的张怡从小就热爱建筑,特别是对漂亮建筑情有独钟,每每看到好看的建筑,她都会驻足多看几眼。高考选择了建筑工程专业,四年的学习更是让她爱上了建筑这一行。
17年的时间,张怡先后参加了国家大剧院、北京银泰中心、国奥村、内蒙古喜来登、中国国学中心等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四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两项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2018年1月,张怡被工程总承包部任命为国家速滑馆工程常务副经理。
寒冬腊月,工程开工,一切从零开始。寒风刺骨,冰冻三尺,张怡带领着从各个项目抽调来的30名员工挑起了建设国家速滑馆的担子。
从工程基础桩施工到2019年底完工,期间有10多个节点工期目标,一个个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说,就好比一座座大山压在了她的肩上。
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又是北京赛区唯一新建馆,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集团1号工程,不容她和她的团队有半点闪失。工程一开工,她就一头扎进了现场,带领着大家顶着刺骨的寒风,一边进行桩基础施工,一边搞临时设施建设,每天早上7:30准时召开晨会研究协调解决问题。小年那天晚上,她是和项目33名职工在工地吃盒饭度过的。她身体力行为项目员工做出了榜样,腊月的严寒天气没有挡住城建人的干劲,在项目全体人员的努力下,腊月二十八完成了桩基工程施工,赢得了开门红。
国家速滑馆工程包括主体结构及东车库,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下结构就占6.8万平方米,分二层施工。主场馆区域地下结构十分复杂,积水坑就多达几十个,各种标高100多个,钢筋加工无标准尺寸,都是要在现场实测实量。她带领工程、技术、质量、安保等部门认真研究工期目标,分析各个节点和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把地下结构平面施工分成了49个流水段,设南北两个区域施工管理,组织两支土建劳务施工队和两支专业施工队进行劳动竞赛比武。方案也得到了项目执行经理王中录和工程总承包部领导的认可与支持。
由于受土方和北京春季大风和雾霾预警天气影响,直到4月底才把土方挖完,工程进展并不如人意,这给地下结构施工的6•26目标带来巨大压力。这时的张怡心急如焚,各节点目标紧张到读秒计算,她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早上六点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到现场走一圈。从5月初到6月下旬,她只回了2次家,高强度的工作把她累病了好几回,每次去医院打下点滴做个简单的治疗,她就返回了工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6月23日,国家速滑馆地下结构实现了全部封顶,张怡和她的团队赢得了第一战役的胜利。北京市重大办向集团授予了“五环相约‘冰丝带’,铁军经典续辉煌”的锦旗。
第一战役告捷,张怡和她的团队还没来得及调整休息,紧接着就向“9•30”目标进发。连连劳累,8月12日,张怡的颈椎病发作了,疼痛难忍,导致右手臂麻木动弹不得,主治大夫建议她马上进行手术治疗。但为了“9•30”工期目标她要求保守治疗。回到单位,张怡又坚持了半个月与病魔斗争,等把幕墙、屋面等难点问题处理好,她才同意去医院做手术。手术后,她只休养了一周就又回到了项目部。
看着“9•30”工期目标越来越近,土建结构封顶目标已胜利在望,张怡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