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企业动态
城建园林巧手编织城市绿心
时间:2020-04-09
【 字体: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4月初,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雨洪区的樱花庭院景观项目正式竣工,这也是“绿心”内首个落架亮相的建筑。

樱花庭院是一座结构上和颐和园有点儿相似的仿古建筑,为仿明清小式做法古建筑风格,占地面积501.84平方米,由正门的敞轩、西侧的四角亭和东侧茶室组成,几座单体建筑以垂花门与游廊相连接。

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以“千年惠林”为规划愿景,被命名为“东方绿星”,是副中心重点功能区之一,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绿心”绿化布局为“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不仅是城市的生态中心,还将成为惠济于民,惠济于自然的“有生命力的地标”。

2018年12月,园林集团进驻“城市绿心”项目,各专业领域在重点项目中精准发力,联手编织城市绿网,培育水城共融的千年“慧”林。目前园林绿化规模达140余万平方米,其中栽植乔木10余万株、种植花卉10万余平方米、园路铺装14000余平方米、铺设草坪40余万平方米。

园林设计引领高点定位“惠”民生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和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2018年6月至8月,城市绿心园林绿化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吸引了来自美、法、德、澳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机构应征,最终城建园林设计院成为整体项目的总控和方案的落地实施单位。

园林集团设计院城市绿心项目总负责人朱志红介绍,设计遵循自然本真,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24节气作为城市绿心生态文化的载体。在谷雨、立夏、小满、芒种4个节气设计中,以林窗形式,采用当季特色植物作为基础色调,配搭景观构筑来达到独特时令节点观感。

园林科技集成创新“慧”智能

近年来,园林集团推动园林制造向园林创造大阔步迈进。在城市绿心项目中处处体现出技术中心科技集成创新的应用实践。《基于生态效果提升的植物多种种植方式研究与示范》《城市副中心绿色景观应用场景建设科技示范》2项北京市科委课题,都在绿心项目中进行了成果展示。

园林人联手编织的城市“绿网”将形成一块巨大的海绵体,通过地形的巧妙改良,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功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17种自主研发的花园小菊得到大面积应用,为整体景观增加色彩。

在水生植物研发及应用方面,园林科技团队早在2016年就对水生植物进行了研究,并于2019年再次提升水生植物自主研发力度,在东北旺苗圃建立“花舟湿地”水生态展示区的基础上,私人订制了水生植物组合,建成后将在城市绿心形成一座“水下森林”。

园林力量同频共振“汇”强将

如约亮相的“樱花庭院”数百株樱花是园林集团金都公司项目人员跨越5个省市,寻遍26家苗圃引进回来的优良品种“染井吉野樱”。针对樱花移植不易成活的难题,技术人员采取发芽前带土球移栽,在土壤中添加自主研发“凯茵樱花基质”锁水护根及高培土浅栽植的方法,并邀请驻守“国门第一路机场路”金牌养护团队对每一株樱花进行精心修剪,确保开花树形的美观。目前,樱花庭院的樱花已全部绽放,移植成活率100%。

在樱花庭院古建建设中,古建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油饰彩画传承人李海先、李燕肈分别负责油饰和彩画,采用传统古建工艺结合现代材料的方法,从工序、工艺到材料,调整配比,指导样板,详细的施工计划既省工期又保证效果和延年性。

“山以水为脉,园以水为魂”,作为城市绿心的“魂”,生态湖区的水质采用自然净化和人工加持双管齐下,形成最终的景观效果。

刚亮相的樱花庭院坐落在景观湖区的北岸,北倚樱花小山,南俯广阔的湖面,在大空间中处于蓝与绿、大与小的过渡转折位置,置身于桥亭放眼望去,园林山水美景尽收眼底。今年国庆节前,这处“有生命的地标”将向市民开放,春赏桃李、夏伴梧桐、秋染银杏、冬见苍松的大美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

城建园林作为“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者,必将在产业协同的共同努力下,为实现“绿水青山”美好愿景贡献园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