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企业动态
“冰丝带”不愧为“最快的冰”令世界叹为观止
时间:2022-02-23
【 字体:

2月20日晚上,由集团建造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气氛热烈。北京冬奥会在这里圆满落幕,中国向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写下崭新篇章。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在过去16天,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双奥之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刷新了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展现了竞技体育的荣耀与梦想。

特别是速滑项目,10个项目中13人次/队次创造奥运会纪录,1个项目1人次创造世界纪录。北京冬奥会追平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并列成为史上诞生速度滑冰奥运会纪录最多的一届冬奥会,由集团建造的“冰丝带”没有辜负“最快的冰”这一称号,创造了世界上平原冰场的最佳表现!

那么,“冰丝带”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索网屋面“天幕编织”。国家速滑馆又称为“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形象地看,索网就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场馆上方,如同编织出的“天幕”。“天幕”用的是我国自主设计的高钒密闭索,承载力强,防腐蚀力好,打破了进口索的垄断,填补了国产索在国内大型场馆的应用空白。

曲面幕墙“丝带飞舞”。曲面幕墙所使用的玻璃,每块尺寸和曲面弧度都不相同,全部通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定制、现场安装。这种创新型“冰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其设计灵感来自冰雪运动与速度的结合,盘旋的“冰丝带”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进时冰刀留下的轨迹,同时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

建设创造“冬奥速度”。国家速滑馆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工程体量不大,但结构异常复杂:8500吨超大跨度钢结构环桁架、全球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3360块玻璃幕墙拼出自由流畅的天坛形曲面“外衣”、1080块单元式屋面板与索网完美拟合、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从2018年1月22日进场开始桩基施工,到2020年1月24日除夕亮灯迎新春,集团建设者以只争朝夕的昼夜奋战、基于平行施工的高效高精度建造,仅用24个月便先后实现“冰丝带”的精耕细作、拔地而起、天幕编织和丝带飞舞,创造出卓尔不群的冬奥速度。

制冰技术世界先进。国家速滑馆这块“最快的冰”的冰面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为了建造这块独一无二的冰面,“冰丝带”的建设者创新性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使“冰丝带”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使用该项技术的速滑馆。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同时还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表示,“冰丝带”采用了环保性和安全性最佳的自然冷媒——二氧化碳制冷剂,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并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与传统制冷系统相比,能效提升20%以上。

为了确保冰板制冰效果均匀,施工中要求严格控制管道的位置、标高以及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在项目自行检测的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团队,进行管道三维激光扫描及混凝土平整度惯导检测,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极大的校准考核和保证。最终,经过20多名高压双证焊工6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8574道焊口全部完成高质量焊接。17厘米的完整混凝土地面,水平高差控制在3毫米,优于5毫米的国际标准。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相信在这最快的冰面上,将会继续记录速度滑冰选手的辉煌时刻,并不断迎来新纪录的诞生。

不止是“冰丝带”。从高山之巅的“雪飞燕”到独具匠心的冬奥村,从“鸟巢”模式切换到超2000多名服务保障人员坚守岗位,在本届冬奥会上,北京城建以“双奥之企”的责任与担当添彩冬奥,赢得广泛好评。“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得益于中国人民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奥运舞台。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巴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