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媒体聚焦
济南日报:北京城建设计:潜心研究泉城地铁20载
时间:2019-01-09
【 字体:

 

北京城建设计:潜心研究泉城地铁20载

1999年接受济南市委托编制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19年元旦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北京城建设计三代技术团队与济南地铁、泉水保护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济南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历史的全程见证者
最初规划到建成通车,20年弹指一挥间,济南地铁梦今朝终于圆。20年来,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建设计”,外文标识简称“UCD”)三代技术团队精心编制济南地铁设计方案,专注泉城地铁研究,不断攻破前期规划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如今,终于迎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

面对记者的采访,北京城建设计泉城地铁第三代技术团队负责人、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总设计师张晋毅感慨万千,“我们三代技术团队接力奋斗,最终成功地为济南第一条地铁——轨道交通1号线拿出了整体设计方案,现在想来,内心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我们能够参与济南地铁建设感到无上光荣……”

济南建地铁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人提起过,最初是“轻轨”概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济南建地铁的呼声一直未断。1999年,济南市启动轨道交通论证,委托北京城建设计(当时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编制《济南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根据客流调查、城市发展、城市交通等,形成5个备选方案。从此,北京城建设计的技术团队扎根济南研究地铁,见证了济南地铁规划建设全过程。

第一代团队

济南轨道交通十年探索

进入21世纪,济南地铁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2000年,济南市筹建“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设在当时的济南市公用事业局,有关轨道交通的一系列工作随之展开。

当时,以万学红为代表的北京城建设计第一代技术团队,针对济南城市交通状况、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轨道交通线网构架、轨道交通实施、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及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城市发展综合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完成《济南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00年10月21日-23日,全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预测、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知名专家,评审《济南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第一阶段研究报告。专家组认为,济南市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是必要的,规划的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是可行的。北京城建设计推荐的线网A方案基本可行。这套方案由4条规划线路组成,分别为东西线、南北线、旅游线和支线,线网规模按93108公里控制。

济南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了重大进展,但对于这座千年古城来说,如何保护泉水生态是地铁建设绕不开的“结”,“济南能不能建地铁”一时争论不休,因此,济南地铁建设迟迟未启动。尽管济南建设地铁的决策过程有点漫长曲折,但北京城建设计人从来没有放弃在济南设计地铁的梦想,无论地铁建设动工与否,他们都坚守泉城,不停地研究查询资料,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努力寻求建设地铁与泉水保护的两全方案。

第二代团队

探寻泉水与地铁共生方案

泉生济南。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保护好泉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地铁虽然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必须在保护好泉水的前提下进行。北京城建设计人与济南人对泉水的感情是相通的,他们认为,泉水是大自然给予济南人民的宝贵财富,济南是“中国的泉城”,更是“世界的泉城”,保护这份自然文化遗产是首要前提。

2009年7月始,北京城建设计组建包括勘探、地铁规划等方面技术人才的第二代技术团队,开始了对济南泉水和地铁共生方案的探寻之路。其中,以金淮为代表的勘探组专攻泉城地质勘探,以许双牛为代表的规划设计组负责线网规划设计。

在北京城建设计牵头下,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801地质队等10多家单位相互协作,围绕济南城区可能布设轨道交通的主要道路进行钻探、物探、水文试验等现场勘探。他们搜集大量地质资料、工程地质钻孔资料1694份,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基坑支护和保泉论证资料300多份,对41条主要道路现场钻探,钻孔660个,水文勘察孔52个,同时采用微动探测、陆地声纳、地质雷达、浅层地震、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勘查手段,应用三维地质建模、综合分析评价等科学方法,重点研究轨道交通建设对济南四大名泉群的影响,前后历时8个多月,最终完成《泉水影响研究报告》。

《泉水影响研究报告》的基本结论是,明确划分出济南不宜修建地铁的敏感区域,探明局部路段修建地铁的适宜埋深条件,在敏感区域外修建地铁不会影响保泉。

2010年3月,济南市邀请我国著名地质专家卢耀如院士、施仲衡院士、宋振骐院士、林学钰院士等,对北京城建设计主导编制的《泉水影响研究报告》进行评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济南市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十分必要和迫切,已经具备修建轨道交通(地铁)的条件,泉水保护研究成果准确、完整、可靠,研究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依据充分、内容齐全、重点突出,可作为地铁线网规划的依据。

北京城建设计主导编制的《泉水影响研究报告》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济南能不能修地铁、修什么样的地铁及如何修地铁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找到泉水与地铁共融共生的解决方案。

明确了济南可在保护泉水的同时建轨道交通后,北京城建设计依据济南城市总体规划,针对济南东西带状城市空间特点和交通需求特征,规划布局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9条线,总长332公里,分市区轨道网、市域快线网两个层次,同时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设置两条规划预留线。

济南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采用国内先进的多模块网络层次分析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和保泉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分析济南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确定轨道交通发展战略,明确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和规模,通过“面、点、线”分析,构建概念线网,经客流预测分析、多方案比选,最终形成推荐线网方案,同时落实了线网方案工程实施条件,保证线网方案可行性。

济南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结合济南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出由L型线路和东西向快线组成的概念线网,形成中心区放射、两翼延伸的网络构架,既满足老城内南北向交通,又支撑东西长轴带上各片区中心与主城中心之间的客运走廊。

市域快线网由三条快线组成,形成“一横两纵”网络构架。市域快线站距大、速度快、线路长,主要服务中心城内长距离快速出行,满足外围组团与主城区之间及主城区内各片区间快速交通联系,是支撑济南带状城市的基本骨架。市区轨道交通线网主要位于主城区,有6条线路,形成“四横三纵”网络格局。市区轨道网充分体现“高运量、低密度”轨道交通发展理念。主城区内线网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国内同类城市一般水平(0.5- 0.8公里/平方公里)。市区轨道网以大运量地铁制式为主,基本沿城市主干道布设,站距小、运量大,主要服务于主城区内中长距离交通出行,是未来济南市公共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提高公共交通竞争力、建成“公交都市”的必要保证,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

在线网规划基础上,北京城建设计建议本着“慎之又慎、安全第一,确保泉水保护万无一失”的建设态度,秉承“先快后慢,先外后内,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确定第一轮规划,先建设3条R线。

第三代团队

见证济南地铁梦圆

随着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北京城建设计第三代技术团队开始着手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总体设计。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他们目睹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从前期论证到设计蓝图,再到2015年7月16日打下开工第一桩。2018年5月后,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三大关键节点“洞通”、“轨通”、“电通”一气呵成,2019年元旦如期开通,济南人盼望多年的地铁梦终于成为现实。

北京城建设计第三代技术团队负责人张晋毅向记者透露,对地铁设计者来说,城市地铁不是普通的交通道路,设计好一条地铁线,未来能形成一条靓丽的城市发展风景带;设计好整个地铁网络,能整体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正是基于地铁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的正确指导思路,北京城建设计第三代技术团队全面研究济南历史文化,结合济南最新城市发展规划,制订出适合泉城济南独有的设计方案。在前两代技术团队工作成果之上,他带领的第三代技术团队幸运地见证了济南地铁的梦圆时刻。

张晋毅认为,济南轨道交通目前已经形成的长远规划,是一张很有发展战略眼光的“地铁大网”,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成立以来,已经在他们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多次调整、完善和优化,济南轨道交通布局更加合理,更加适合济南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亲历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看到济南更多轨道交通线路相继开工建设,张晋毅感到由衷的高兴。

不久的将来,济南一定会拥有更多轨道交通线路。济南泉水会持续喷涌不息,地铁也能纵横连接济南各方……

(本报记者戴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