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集团要闻
北京城建早春花卉扮靓北京冬残奥会
时间:2022-03-02
【 字体:

2月28日,初春暖阳下,园林集团专门为北京冬残奥会景观布置所准备的14万株耐寒鲜花全部摆上了9组立体花坛,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向冬残奥会景观布置转换任务。

2月20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启,为了让“两个奥运、同样精彩”,23日起,由园林集团负责组织实施的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花坛、长安街沿线、专机楼及机场高速路、八角桥、延庆妫川广场共9组立体花坛,开始进行花坛景观布置转换。原花坛中使用的彩色有机覆盖物,被14万株特别筛选、特别栽培、特别处理的鲜花替代。这是北京首次在2月底大规模室外应用耐寒花坛花卉,既是创新,也是突破,是首都园林绿化创新引领的体现。换花工作于2月28日结束,30余个耐寒花卉品种提前开放,在料峭春寒中瑰丽阑珊。

2月24日清晨,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前,广场巨型中国结上已更换为冬残奥会会徽。26日至28日,头戴城建安全帽、身穿统一反光背心的城建园林花木公司员工们,一直在广场中间的“精彩冬奥”主题花坛忙碌着。三天时间内,1200平方米的花坛底座,摆上了8万株鲜花。黄色的角堇和红色的“火焰”南天竹替代了原底座坡面模纹彩色覆盖物材料,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春日美景。

早春花卉凌寒而开,源于城建园林匠心智造。初春的北京气温低、变温剧烈、风大等气候因素对花卉的室外应用是严峻的考验,所以在北京春季大规模进行花卉室外应用的时间最早在3月底,4月中旬为最适期。

城建园林花卉研发团队从500多个花卉品种中筛选出9个种类30个喜冷凉品种,提前安排测试工作。最终筛选出角堇、羽衣甘蓝、石竹、矾根、蓝盆花等30余个品种的耐寒花卉。为了应对提前一个月进行大面积室外应用的挑战,研发团队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提前进行应急保障花卉储备,6万株花卉留在温室大棚随时准备应急;在培育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耐寒处理;遇到降温、大风或降雪等极端天气,用保温防风防霜膜在晚间对花卉进行覆盖。

北京花灌木种类繁多,颜色艳丽。开花繁盛的花灌木姹紫嫣红,金碧相映,已成为了北京春景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些花灌木的开花气候条件一般从3月中旬开始。为了让冬残奥花坛在2月底就能完美诠释“北京春天印象”,花卉研发团队应用了传统唐花技术,使得木本花卉提前开放。唐花在早期也叫堂花,最早源于唐朝。意思是在室内培育经过人工干预违背自然时令开放的花卉,因为在过程中有加热的步骤所以也有人称呼为“煻花”。在这次残奥花坛景观植物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花卉研发团队传承使用了这项传统技艺,选取了榆叶梅、连翘、梅花、麦李、喷雪花5种花灌木,先经过容器化栽植后,按照各自温度需求进行温度和光照调节,分期分批加温处理,营造了花坛中春意盎然的景观氛围。

为冬残奥会特别培育的鲜花,分别来自昌平、平谷和通州的三个生产基地。冬天生长于温室中,通过高温、光周期补光等提前“催开”,生长的过程中喷施耐寒剂。在花卉培育的后期阶段,室温逐步下降,从最初的15度,逐步过渡到10度、5度、0度。最终将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保持相对一致。这种阶段性炼苗,通过育花温室提前进行降温处理,使花卉经历了“抗寒锻炼”,能够更好地适应室外复杂的气温和环境。

曾经为冬奥会景观布置立下“大功劳”的彩色有机覆盖物也不会被浪费,根据各自不同的颜色,分门别类从花坛中撤除、装袋保存、回收再利用,至少能再使用三年以上。最终将被重新粉碎后,作为花卉的栽培基质继续用来养花。

冬季养护是考验早春花卉现场表现的又一技术难题。春季的气温变化大,耐寒花卉和花灌木均使用了抗寒生物制剂,提高植株的耐寒性。极端低温的晚上,对向风处花卉采取夜间临时覆盖保护措施,保障冬残奥期间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