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企业动态
精准调整“鸟巢”万国旗护航冬残奥会开幕式
时间:2022-03-09
【 字体: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一场礼赞生命绽放精彩的开幕式,给人们带去无数个温暖感人的瞬间。

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工程总承包部“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冒寒顶风、奋力拼搏,又一次完成一项“12小时”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一天,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参赛国,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市重大项目办带领国家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3月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

“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项目负责人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寒冷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50面万国旗的悬挂——这时距离冬残奥会开幕式不到9个小时了。

大风吹过,就连成片的铁马护栏都会被吹倒,万国旗也被吹卷。大家顾不上疲惫,抓紧时间对旗帜进行整理,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关键时刻保障得力,这支“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面对突发状况总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啃下保障“硬骨头”。

就在2月19日,冬奥会闭幕式前一晚,他们临时接到开闭幕式工作部的通知,由于参加闭幕式运动员和相关人员从预计的600人增加到2200人,决定启用部分看台,需要为运动员从鸟巢场地中央的表演区到看台区架设新坡道。

搭建坡道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可开幕式在即,一刻也耽搁不起。按要求,坡道需在20日上午10时前全部完成。任务急、时间紧是最大的问题,但这也正是考验保障能力的时候。凌晨3时,项目负责人刘亮带领20余名保障人员和各种设备全部集结到位,由于备品备件都是标准件,需根据搭建现场的情况进行改造。

从接到紧急任务到搭建完成,在短短不到12个小时,保障团队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闭幕式现场快速架起3座“桥”,让运动员们得以安全、顺利进入看台区观看闭幕式。

临时“架桥”、万国旗紧急调整,只是冬奥会期间场馆临时设施保障的很小一部分。由于国家体育场面积大,场内搭建了20多公里的疫情防控铁马护栏,织成了国家体育场疫情防控“安全网”。单片长2米、高1.2米的铁马护栏,常用于道路施工、交通管制、活动隔离等多个场景,临时设施使用这些铁马护栏,既可以将场馆划分出高低风险区域,也方便根据需要调整,成为场馆疫情防控的主要物理隔离手段。

由于“鸟巢”在四场仪式日和工作日的防疫区域需要不停转换,现场80多名保障人员,建立了守护疫情围栏“铁马长”制度,将人员按区域分楼层分工,每个区域设立“铁马长”,落实巡视和守护责任。在看不见的电视镜头下,一位位“铁马长”为安全办赛做着自己的努力。

关键时刻保障得力,这支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面对突发状况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啃下保障“硬骨头”。

为做好场馆临时设施的保障工作,项目精心编制了保障方案,建立保障风险清单,强化风险管控。同时根据临时设施特点储备各专业保障人员、物资及设备,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科学决策、高效处置。期间,项目共投入保障人员188人,货车、汽车吊、剪刀车等机械设备20余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各项防疫物资10万余个。